科普:牛X的可燃冰到底是神马“东西”
提要
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今5月18日在南海宣布,我国正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进行的可燃冰试采获得成功。
这标志着我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实现了在海域可燃冰试开采中获得连续稳定产气的国家。
一个大大的点赞之后,小编跟您科普一下可燃冰到底有多牛。
可燃冰就像“能量块”:100升能让汽车跑5万公里
可燃冰,又称天然气水合物。
外貌多为白色、淡黄色、琥珀色和暗褐色。纯净的天然气水合物呈白色,形似冰雪,能被直接点燃,故形象地称之为“可燃冰”。
冰块“起火”有啥用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m0504p4a3d8&width=500&height=375&auto=0
“可燃冰”就像《变形金刚》中机器人们所争夺的“能量块”;
1立方米“可燃冰”就可以分解释放出160立方米以上的天然气!
比如,一辆使用天然气为燃料的汽车,一次加100升天然气能跑300公里的话,那么加入相同体积的可燃冰,这辆车就能跑5万公里!
它被科学家认为是能够满足人类使用1000年的新能源。
可燃冰在陆域和海域均有分布,而海底可燃冰的分布范围要比陆地大很多
可燃冰分布的陆海比例为1:100
大约27%的陆地,以及90%的大洋水域是可燃冰的潜在区。
那么为什么陆地分布较少呢?
是因为除了永久冻土层,其他地方很少像海底一样具备可燃冰形成的条件,而在海底300-500米的沉积物中都可能具备。
2010年底,科考人员在我国南海北部神狐海域钻探目标区内圈定11个可燃冰矿体,显现出良好的资源潜力。“海洋六号”入列后,再次深入南海北部区域进行新一轮重点勘探。
我国神狐海域有11个矿体、面积128平方公里,资源储存量1500亿立方米,相当于1.5亿吨石油储量。
神狐海域可燃冰储量还只是我国可燃冰蕴藏量的“冰山一角”。在西沙海槽,科考人员已初步圈出可燃冰分布面积5242平方公里;在南海其他海域,同样也有天然气水合物存在的必备条件……
全球可燃冰研发活跃的国家主要有中国、美国、日本、加拿大、韩国和印度等。
其中,美国、加拿大在陆地上进行过试采,但效果不理想。
日本于2013年在其南海海槽进行了海上试采,但因出砂等技术问题失败。2017年4月日本在同一海域进行第二次试采,第一口试采井累计产气3.5万立方米,5月15日再次因出砂问题而中止产气。
之所以今天敢宣称世界第一,是因为:
我们不仅实现了日均稳定产气超过一万方(最高日产达3.5万方),而且已经持续超过一周连续产气,总共更是已经挖出12万方的可燃冰,可以说已经打破了日本的记录。
更令人感慨的是,2013年当日本首次开采可燃冰时,曾经有中国的媒体担心地表示 “中国可燃冰研究开发已落后日本十余年”。
但我们的科学家却没有因为当年日本的成绩而灰心丧气,仅仅在4年后我们就超越了他们!
我国全球首次试开采可燃冰成功 开采技术领跑世界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s0023ycvy6y&width=500&height=375&auto=0
可燃冰试采的环境问题,主要是试采过程中是否发生不可控的可燃冰分解,导致甲烷泄漏,从而引起海底滑坡等地质灾害,甚至是甲烷泄漏到海洋或者大气中而引起环境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在试采过程中,一方面根据水合物区海底地形地貌特征、工程地质特征、水合物储层特征,通过合理设计井位及降压方案,从工程设计上避免发生甲烷泄漏所引发的环境问题和灾害问题;另一方面通过布设海底地形、气体渗漏等监测设备,构建了海水—海底—井下一体化环境安全监测体系,实现对温度、压力、甲烷浓度及海底稳定性参数的实时、全过程监测。
监测结果显示试采未对周边大气和海洋环境造成影响,整个过程安全、友好、可控、环保。
资料来源:中国新闻网,环球网,人民日报等媒体
感谢您抽出
更多精彩请点击【阅读原文】
↓↓↓